朱鼎健委員建議:採取有效措施讓電子垃圾回收再利用
據工信部數據顯示,我國每年主要電器電子產品報廢量超過2億台,重量超過500萬噸,已成為世界第一大電子垃圾產生國。全國政協委員、觀瀾湖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朱鼎健建議,採取有效措施,全面解決電子垃圾回收再利用問題。 電子垃圾的回收一直是世界性難題。以手機為例,據稱全球的回收率僅為9%到10%,且回收市場極不規範。目前我國已出台了多個法規以規範電子垃圾回收,例如《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同時,國家還制訂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目錄》,設立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 朱鼎健建議,要採取更多更強的有效措施,下大力量,聯動企業、民間組織和大眾,徹底解決電子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問題。第一,完善基金補貼政策,建議在2017年內出台向生產企業徵收廢棄手機等9類電子產品的處理費用標準,以及對正規回收處理企業的補貼標準。第二,建議探討將汞含量較高的鎘鎳電池、氫鎳電池、鋰離子電池、鉛酸電池等納入《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目錄》。對於鉛酸電池等屬於危險廢物的品類,以及馬上要迎來報廢高峰期的動力鋰電池,要在國家層面加緊立法,明確回收渠道和義務主體。第三,加大財稅措施,加
歐盟報告 僅回收35%電子廢棄物
歐盟原訂於2016年成員國能回收85%電子廢棄物,然而歐盟早前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成員國的電子產品回收比率偏低,2012年僅35%的電子產品適當回收,600多萬噸電子產品隨意丟棄。電子廢物不僅對環境帶來傷害,釋放出的氣體亦可能不利健康。該報告指歐洲人對電子產品回收概念仍然不足,大量廢棄電子設備被隨意丟棄,沒依據歐盟相關規定適當回收。在2012年,近500萬噸電子廢物遭到隨意丟棄,另有130萬噸電子廢棄物非法出口到非洲與亞洲國家。報告以冰櫃為例,統計指約8萬4千噸冰櫃未適當處理,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於5萬輛汽車。由於有部分電子廢棄物被隨意掩埋,會釋放水銀、鎘等有毒物質,流入土壤或水質中會損害環境;若流入飲用水中,則會影響人體健康。報告指,歐盟國家電子產品回收處理成本過高,加上國民把小型電子產品當一般垃圾丟棄,是回收率偏低的主因。(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報導)
現代鍊金術!回收電子廢棄物 從垃圾堆中變出「黃金」
科技產品汰換、更新速度之快,卻也帶來大量電子廢棄物,據聯合國統計,光是去(2014)年全球電子廢棄物就高達4180萬噸,每年成長4%到5%,其中更還有300公噸的金。雖然台灣幾乎不產貴金屬,但卻可以透過廢棄的電子用品,挖掘出珍貴的城市礦山。 ▲電子廢棄物可以提鍊出貴金屬。 黃澄澄的火焰不斷燃燒,溫度高達900度,提煉出電子廢棄物中一層層的「有價金屬」。無論是一塊塊的連接器,還是電腦裡頭的PCB板,看在回收業者眼中,上頭閃耀著的都是珍貴寶物。 廠區員工:「上面會有我們黃金的部分,像這邊金色的就是貴金屬,那其他的部分,也是可能有銀啊。這一噸裡面我們大概可以抓七成到八成的貴金屬。」 台灣幾乎不產貴金屬,但卻可以透過電子廢棄物,挖掘出珍貴的城市礦山。 ▲▼從9萬7000支廢棄手機,提煉出1公斤的黃金。 記者:「經過一連串的焚燒還有化學還原過程之後,就可以提煉出貴金屬。像我手上就提煉出來1公斤的黃金,這黃金價值超過100萬元,而您知道嗎?它就等於9萬7000支的廢棄手機。不過對回收業者來說,『如何在過程當中做到環保、低碳』才是最重要的課題。」
電子廢物污染危機
你會隔多久更換一次你的手提電話、電腦或者MP3﹖隨著電子產品不斷推陳出新,電子廢物成為增長最快的城市固體廢物。 放大 電子廢物問題有多嚴重,可從以下數字找出端倪: 全球的電子廢物數量增長驚人,每年各地產量高達2,000萬-5,000萬噸,佔全球城市固體廢料的5%。 在發達國家,電腦的平均壽命減少4年,由1997年的6年縮減至2005年的2年。 在發達國家,手提電話壽命少於2年。 全球共出售超過1.83億台電腦,比2003年增加11.6%。(2004年) 全球共出售超過6.74億部手提電話,比2003年增加30%。(2004年) 到2010年為止,在美國、歐洲及亞太地區內的已發展市場,會增加1.5億台個人電腦,而到時中國也會有1.78億新增電腦用戶。 單是歐洲,在過去十年間,每年產生的電子廢物便增長達3-5%,是總體廢物量增幅的3倍。製造電子廢物的不只是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也正製造比現時多三倍的電子廢物。現時亞洲發展中國家每年丟棄了近1,200萬噸電子廢物,明顯是需要公眾關心的新興電子廢物巿場。 中國環保總局估計中國電子廢物年產量約為111萬噸,約
智慧手機十年 電子廢棄物僅16%回收
綠色和平指出,全球10年製造71億支智慧型手機,年成長率高達1100%。(photo by 綠色和平提供) 全球10年製造71億支智慧型手機,但只有不到16%的電子廢棄物透過正規管道回收。綠色和平27日指出,已開發和開發中國家消費者更換手機的頻率已沒有過往那麼高,且偏好逐漸轉變成耐用的智慧型手機。全球IT專案主任李之安呼籲,製造商應將手機研發重心從增加功能轉向延長使用年限,避免資源浪費。 今天是世界行動通訊大展(MWC)開幕第1天,各大手機品牌如:Samsung、Sony、Nokia、華為、宏達電等,都計劃於展期中發表新產品,著重於無線充電、快充、雙鏡頭等創新規格。但據綠色和平2016調查報告發現,消費者的使用心態正在轉變,對於各大廠牌推出的新一代機型只增加幾項新功能,多覺得無感。 轉愛耐用型手機 「超過80%的受訪者認為新手機要易於維修且持久耐用。」綠色和平於2016年調查全球各地消費者的使用手機習慣,發現消費者漸漸傾向於選擇耐用的智慧型手機,但多數新機發表時,都看不到消費者想要的設計重點。 綠色和平全球IT專案主任李之安對此表示,「智慧型手機
安裝複雜性是電子廢物回收商的關鍵挑戰
全球:今天已經有150億個設備和對象彼此數字化連接,專家預測到今年2020將增加到500億。理貨不僅包括電腦,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也身打扮,消費電子和汽車。回報公司提供一系列的困難,最新的國際電子回收大會期間強調(印度教育資源中心2017)在薩爾茨堡舉行。
戴爾已經考慮維修性和可回收性設計時考慮的產品,Jonathan Perry說,生產者責任的合規顧問計算機製造商。“我們的筆記本電腦的電池很容易拆卸,我們使用回收的塑料回收的電子產品在我們的住房部分,有效地關閉材料循環,他解釋說。戴爾的專家正在尋找未來的設計以及回收技術,以確保我們的產品仍然高度可回收的,他補充說。
但有了回收引起頭痛的其他材料。“除了越來越複雜的材料,混合材料的複合材料,所遺留的重金屬,鹵化阻燃劑,新的添加劑也開始出現,如納米粒子,呈現新的挑戰回收企業,“Mike Biddle博士強調,董事總經理,引起創新以及回收聚合物的創始人和主任。
根據比德爾的說法,這是可能的,這些新材料和添加劑也可出現新的危險,對於環境保護和工業衛生與安全如果不小心處理,特別是在碎紙或其他尺寸
學校電腦電子產品回收活動
由2016年開始,我們進一步優化回收安排,由廢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及回收設施(處理設施)營辦商 – 歐綠保綜合環保(香港)有限公司(歐綠保),提供更適時便利的電器收集服務。學校透過「廢舊電器回收熱線」(電話: 6354 6602),預約電器收集服務。主要回收:電視機及電腦產品,當中包括電腦(即桌上電腦、手提電腦和平板電腦)、列印機、掃描器和顯示器。一定數量仍可操作的廢舊電器經檢查及修理後會轉贈有需要的家庭及人士重用。餘下的會被妥善儲存,待處理設施投入服務後,透過拆解程序,將物料循環再造。
回收商半年收逾二百噸電子廢物
【Now新聞台】政府計劃修訂廢物處置條例,把八種電器納入管制,包括雪櫃、冷氣、洗衣機、電視及電腦等,不單電器供應商要支付循環再造徵費,也只有持牌回收商才可拆解及處置。有指定回收公司過去半年共收集二百多噸電子垃圾,但部分仍然運作良好。
廢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設施動工
政府斥資興建的廢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及回收設施今日正式動工,預計2017年年中啟用,每年處理量達30,000公噸,回收及妥善處理八類受管制電器廢物,以支援廢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計劃的實施。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出席動土儀式時表示,回收設施正式動工興建,顯示政府正根據《香港資源循環藍圖》訂下的時間表,推行強制性生產者責任計劃以實踐減廢,也是政府對計劃的重要投資和肯定。新設施能夠善用適當科技將有用的資源轉廢為材,它啟用後,環保園的循環再造工序會相應增加,有助帶動本地回收業發展。 環保署和營辦商正逐步加強收集服務,並於去年底增設一站式服務熱線(2676 8888),讓市民查詢廢電器收集服務的最新資料。 回收設施由ALBA Integrated Waste Solutions Hong Kong Ltd(ALBA-IWS)負責設計、建造及營運,該公司處理廢電器電子產品的技術和在香港營運回收網絡具豐富經驗,日後將提供服務收集受管制電器廢物,利用相關技術進行除毒、拆解和循環再造,將之成為有用的分類物料,如塑膠和金屬。 廢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計劃,主要包括把冷氣機
電子廢物毒港 回收就不浪費
【明報專訊】430萬部手機堆積起來是什麼情景? 三星Note7發生一連串爆炸事件後,全面回收430萬部手機,卻一直未公開如何處理,或許有人覺得Note7的數量只是微不足道? 智能手機頻出新款,生產商強大廣告和行銷策略下,不少人看到規格更好的新手機就心動手癢,全球手機銷量不斷增長,根據美國市調機構Gartner統計,二○一六年第一季智能手機銷售量達3.49億部。製造、棄丟、處理廢棄手機,是一條耗用龐大資源沒完沒了的循環線。 廢棄手機只是電子廢物的冰山一角,冷氣機、電視機、電腦、打印機、顯示器等,用舊了或壞了,棄丟容易,有人回收就不浪費?若要使用減少傷害環境的方法去處理,需要很多步驟,也要有大型和合資格設施配合,現實是,很多電子廢物被非法處理,說到底,減少不必要的浪費最實際。 製一部手機 耗用13噸水 「若要善待地球,生產商應該生產一部可更換零件的手機,而非不斷推出新款。」友人聽到,認為是癡人說夢。 買新手機花數千元,與舊的或許是大同小異,一些所謂的新功能,實用價值也存疑,製造新手機卻實實在在使用了不少天然資源,綠色和平目主任朱江表示,「一些研究顯示